勇闖語言學習平台的獨角獸企業
「你們知道在商業市場中,甚麼樣的企業能夠稱為『獨角獸』呢?」楊正大博士在講座的開頭拋出這個問題。這是他創辦TutorABC時達成的一項驚人成就。20年多前,楊正大博士所創辦的TutorABC不僅成為獨角獸企業,現在更可以看到在全世界的線上語言學習平台獨占鰲頭,究竟他是怎麼帶領這家公司達到如此成就呢?本次的演講中,楊博士無私地分享他創辦(從0到1)公司時,建立了哪些基礎,以及經營(1-100)的過程中做了哪些正確的事情,造就了世界級語言學習平台。
「成功非常難複製,需要天時地利人和,而「錯誤」是可以借鏡的。」楊博士自信地說,並期望這些創業心法將作為有意創業學子們的經驗包,引導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。
從0到1:釐清目標與設定商業模式
楊博士說起在創業階段必須要確認的幾個核心問題,產品是甚麼?服務可以是甚麼?服務是否有獨特性?有其他競爭者無法解決的痛點嗎?做「ME TOO」可以的嗎?然而最重要的莫過於你的產品「要解決甚麼問題?」
楊博士以TutorABC為例,20多年前他與團隊注意到即使科技進步神速,教育卻沒有天翻地覆的改變,隨著印刷、傳播的技術,教育產業一直走在「規模化」的道路上,在「個性化(因材施教)」卻難以執行;楊博士與團隊相信「網際網路」的創造,是革新教育的關鍵,透過網路能夠去除學習的邊界並且去中心化(學習者能夠決定他們想要學甚麼),同時達成個性化(因材施教)與去中介化(不需要透過政府或學校也能夠學習)的目標。

創業的第二步要確認公司的「商業模式是甚麼?」楊博士以蘋果公司為例,當年以IBM、微軟為電腦市場領頭羊,蘋果公司加入競爭市場時,以獨特的封閉系統為賣點,卻吃了一場大敗仗,然而蘋果的封閉系統後來卻以IPhone這系列的手機產品,在行動裝置市場大放異彩;Uber突破傳統,採取新穎的計程車博士,開創了自己的運輸王國,這些都是因為正確的商業模式才能夠達到的。商業模式會產生出巨大的影響,進而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規模與市值。
楊博士接著提到,組織的文化也與商業模式習習相關,以TutorABC為例,客戶的問題就是公司的問題,「保護客戶」的原則就是其商業模式的致勝關鍵之一,「客戶電腦不行,就送客戶電腦;客戶網速不行,送他一張網路效能卡」,楊博士提到當年為了解決客戶的問題,公司無所不用其極,公司的客服也以「你的問題,由我處理」的行動準則,避免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問題中受到挫折並造成二度傷害。這樣的模式雖然增加了公司的支出,但卻創造了市場領先地位,背後的原因是與客戶建立了「信任關係」,他們相信客戶得到好處,公司就得到好處。
總結商業模式,楊博士提醒聽眾在市場中遇到問題應該要「Know why」而非Know how,透過詢問數個不同的問題(Question),能更全貌地掌握真正的問題(Problem),對他來說Know how只不過是學會使用工具,卻無法釐清關鍵的問題。而在制定公司規範時,切記要「越多原則,越少規則」,因為原則是提供指引,規則是提供限制,才能夠吸引到創新型並能夠獨立思考的好人才。
從1到100:進入市場成就頂尖企業的關鍵思維
楊博士提到第一個是成本思維,一般人會認為經營企業時「金錢>時間>機會」,然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,最應該把握的是機會,以Zoom這個線上會議工具為例,正因為搭上疫情造成的居家辦公風潮,這家公司才能夠在短期內扶搖而上。「機會稍縱即逝,Speed is everything, quality is paramount.」;第二個是要建立人才思維,楊博士指出,必須要先有好的人才,才能夠創造出好的企業,他指出許多頂尖的公司為了留下最優秀的人才,不惜開出市價上數倍的薪水,而這些頂尖人才也確實為公司創造出難以估計的利潤,呼應「平庸的人最貴,優秀的人最省」的思維。

談論到管理議題,楊博士介紹管理思維的重點要「先人後事」,要先找到對的人,千萬別做緣木求魚的事情。而在人人進退上,以「先做事,不做人」作為準則,若考量面子、人情等因素,將無法解決事情本身,因此公司鼓勵有話直說,越躲在後面的人容易被淘汰。在管理思維中,不要害怕做錯決定,而是要擔心錯過了機會,即「可以失策、不能失職」。楊博士特別強調在以和為貴的傳統中,為了不傷和氣而達成的妥協,實際上只會造成公司的傷害,問題要即時解決,而非是情況而等待不決。在解決問題的思維中,以公司管理者的角度,以TutorABC為例,公司只追求實質正義,並且偏袒客戶,以客戶利益為優先,專注於客戶要的。發掘問題時,不以問題小而忽略,即「小事化大」,而該怎麼解決問題呢?在這個資訊的時代即呼應前述要具備「科學精神」而非模糊定義,以實際的數據來佐證並解決問題。
接著,楊博士提到甚麼樣的心態是「贏家」,即是面對困境時想的是超越突破、戒慎恐懼,並且不停的自我反思,這樣的人一心追求卓越,因此不害怕尋求建議與指正,能夠忍受成功前的誤解與苛責,並且樂於承擔更多責任,這也就進到所謂的競爭思維,因為僅有具備上述特質的人或是公司才能夠不斷精進品質,專注提高產品與服務的價值。而何謂價值?楊博士說明對於客戶來說,價值來自於客戶的期待與等待,當期待遠大於等待時,客戶的體驗將會帶來使用產品的愉悅感。最後一個是領導思維,楊博士提起永遠要培養接班人,但要怎麼樣找到優秀的人才呢?「甚麼樣的老闆就會吸引甚麼樣的員工」,因此提升自我的能力與價值,即是核心的關鍵。
即便成功需要具備人事時地物,但在水到渠成的水到來之前,解決正確的問題、設定商業模式,並培養正確的邏輯思維與特質,是作為學生、創業人士能夠事先準備的。當水到了,風來了,事必能夠一帆風順,甚至逆風高飛。
「要為價值而堅持,不為和諧而妥協」楊博士堅定地說。
